角色类型:对空潜艇/对地战机
生产厂家:白田[Shirada]船业公司(未确认)
原始产地:日本
量产设施:帝国船坞
主要特征:
> “青空”火箭发射阵列
> 旋转式动力脉冲炮
> 可变海/空推进器
> 回转式驾驶员座舱
> 自清洁式海/空成员袋
背景资料:
毫无疑问“海翼”是目前来说日本技术工程领域中作受到瞩目的创造之一。可用于在水中隐秘行动的它,采用了全密封式外壳,其特制的运动系统可让它随时以“天翼”形态飞离水下并在空中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与日本其它作战单位的移动性(并不比盟军和苏军的弱)相比,它可以说是帝国军力中最为灵活的作战单位。更为重要的是,不管是苏军还是盟军,它们均未拥有这种从来没见过的双重角色作战单位。自从发现了“海翼”的存在之后,即便是在海上似乎也无法避免遭遇到旭日帝国的伏击。
回转式的驾驶员座舱可以让“海翼”在转换为“天翼”的时候不会因为上下颠倒而让驾驶员有不舒服的感觉。据传其驾驶员更为喜欢在天空中翱翔。
当“海翼”潜伏在水下的时候,几乎不被任何类型的探测器所侦测到它的真正形态,同时只是会被仪器误判为巨大的金属魔鬼鱼。一旦它侦测到敌机便浮出水面发射大量高速跟踪导弹攻击目标。击毙那是远距离的目标,火箭的命中率也是相当高,可说是弹无虚发。同时从“海翼”的弹药在历次战斗中看来并不会出现短缺。在某一次,“海翼”只用了数分钟的时间就将一支苏联的皇牌米格[MiG]战斗机小队轻轻松松解决掉。
(译注:毯灝[manta ray]又称蝠鲼(devil ray)、魔鬼鱼(devilfish)。几种暖水海产灝属蝠鲼科鱼类的统称。体宽大于体长。头前有由胸鳍分化出的两个突出的头鳍,看似魔鬼的角,它们将浮游生物和小鱼扫入口中。尾长,鞭状,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毒刺。它们在近水面处游弋,靠拍打胸鳍前进。最大的为大西洋毯灝,即巨蝠鲼,宽可超过7米,强劲有力,但不伤人。与旧时传说相反,它们并不将潜水采珍珠的人包住吞食。)
这次苏军米格战机事件的惨败,让苏联空指部的官员们陷入惊慌失措的状态;而之后又发现的“天翼”战机,起初以为是完全不同的作战单位,可后来才发现原来它和“海翼”是一回事,只是不同的两种形态而已。对于“天翼”形态来说,能在天空中飞行依靠的是所搭载火箭的推进力,此时便采用单独的旋转式高能武器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该武器可产生高温,可对没有装甲防护的目标产生最佳杀伤效果——特别是那些装备较差却又想跟“天翼”一决高下的单位。
鉴于它的飞行能力,“海翼”便成为帝国海军中用途最广泛的作战单位。图中展示的是当前型号的早期版本,当时的机型并没有飞行能力,同时仅可搭载两名驾驶员。
“海翼”转换为“天翼”并再次恢复的方式可以说是异乎寻常的,它就像一枚硬币那样轻易的就翻转过来。而如何让驾驶员克服在亚音速环境下的翻转、上升以及下潜过程中产生的重力作用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谜。到是据说在“海翼”中加入了可回转式的座舱,以便在“海翼”转换为“天翼”甚至是恢复的时候能保持让驾驶员处于朝上的方向。可不管怎么说,能够驾驶“海翼”这种作战单位,对于驾驶员技术的要求可说是相当之高,而其自身轻薄的结构,也让它不得不依靠自身高度化的机动性来确保安全。旭日帝国以如此少数的人口来对抗那些超级大国,那驾驶这些不寻常作战单位的必定是精英中的精英。
战场情报:
通过在战场上所进行的侦查和情报收集等活动,对于“海翼”来说,有下面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 遨游天际——在基础形态下的海翼可说是装备有对空火箭发射系统的快速移动潜艇,可对飞行中的目标进行追踪甚至是摧毁。可在这种形态下它并不能对水面或地面目标进行攻击,除非它破浪而出转换为“天翼”形态。
• 海中漫游——在“天翼”形态下,这种作战单位的动力脉冲炮可以对非装甲型目标进行攻击,比起苏联的双子刃战机还有有过之而无不及。同直升机不同,“天翼”在飞行姿态下不得不依靠持续的飞行来改变盘旋在空中,并且同那些已知的作战单位不同的是它可以随时潜入水中转换为“海翼”形态来躲避攻击。
• 水中遁迹——在水下潜行的时候,“海翼”可说是很难被雷达侦测到,即便是普通的武器也无法直接对它造成任何伤害。不过在它浮出水面的时候,就不会像在水下那样不受伤害。这种进行先制攻击的方式已被证明在帝国的战术中是相当重要的。
• 辅助定位——尽管说“海翼”自身的能力足够强大和出色,可似乎它还能同帝国其它的作战单位进行更完美的配合作战,甚至包括帝国海军中正在服役的“将军”[Shogun]级战舰在内。在“天翼”形态下,它可以协助战舰的主炮追踪并定位内陆目标。
查看全部
相关推荐
精品推荐